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 > 正文

坚守常识——与君周末谈20230503

来源:赢家财富网 时间:2023-05-03 13:47:30

各位老杜的朋友,假期快乐。

先聊聊这个市场。同时,节前企业密集发布了去年年报和一季报,之前没谈到的挑几个简短说说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我先说目前市场的“主线”。今年每个周末参加公募或者私募的同行交流,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中特估等声音不绝于耳,不说几句都觉得自己不是干这行的(作为AI领域毕业的博士,我都不敢承认自己学过这个,丢不起人)。怎么说呢,自己股票二级市场干了那么久了,不可能看不出来是主线,也不可能不知道大家交易的原因。理由只有,你怎么选择。

我们投资赚的是什么钱?是别人口袋里的钱,还是企业成长的钱。这个问题在我很早前就想明白了,跟别人比聪明是没有尽头的,尤其现在量化交易进来。

(1)未来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交易环节,我们怎么保证自己一直在交易中是占据上风的一方(我认为没法保证)?所以我主力的资金不参与博弈,热点中少数能看懂的,以风险投资的角度,买一个未来。例如AI,大家都在说算力和大模型。算力的核心是GPU,资金热炒的公司,在GPU上真的有竞争力吗?如果是看别人脸色,接一点没有技术含量的订单,这样的“业绩”我是不认可的。当然这还是有业绩的,对于那种年收入只有7个多亿,亏损12亿,市值被炒到上千亿的公司,大股东开开心心减持,股民(包括有些无良机构)高高兴兴追捧,我只能说,各自高兴就好。

算力我看英伟达,应用先想到的是微软,这个观点我没有改变,当然还在动态学习更新。大模型嘛,我觉得国内真正有资格做的,三四家吧。有朋友说我不懂A股,都是先炒预期,等业绩兑现了,就一地鸡毛,比如说新能源。怎么说呢,不能说他们看到的“现象”不对,核心是底层逻辑对吗?不说超长期的,就业绩保持10年一直正增长的,你找个一地鸡毛的给我看看。

现在的业绩,PE、PB、ROE指标好不好,跟这个企业未来的成长没有关系。公司未来的股价,跟商业模式、竞争格局,以及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态度,跟这些有关。不是PE低就是价值股。

投机就投机,投机赚的也是钱,这个老杜从来不否认人家厉害。但投机的人,不懂价值投资的人过来对价值的方法指指点点,就贻笑大方了。AI如果真想参与的,又没有办法买到美股的朋友,老杜建议少量资金参与下人工智能的ETF,一是流动性好,进出方便,二是避免单个企业突发黑天鹅。

(2)赚企业的钱,其实逻辑简单,但门槛高,而这恰恰是我最喜欢的常识。企业未来的股价,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,或者现金流。这个是基本常识。大部分人也都知道,可为什么还是投机的人多呢?理由无非几点

一是这种钱往往是慢钱,很人多看不上,或者不愿意等。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是每年三倍的人很多,三年一倍的人很少。这是事实,大家愿不愿意博一下自己能长时间成为幸存者偏差,自己掂量。

二是这种回报的钱,往往不是线性均匀的。比如目前市场风口不在你这里,可能等很久也没动静,有时候波动也大,看着别人的热点天天涨,难免眼红守不住。

三是认真研究企业,确实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,门槛很高。不如听听消息,猜猜热点,看看k线,几个小时就能搞出个投资方案来的简单,容易上手。

相反,要想赚到企业的钱,你得

(1)有很多分析商业模式的基础,能比较准确的看清楚企业赚得什么钱,企业有什么壁垒和竞争优势,企业未来的成长点在哪里。这是长年累月的积累,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。

(2)大部分企业的商业模式,你是看不懂的,所以得放弃掉很多赚钱的机会,这种放弃很多人舍不得。

(3)长期跟踪目标企业的业绩,作为股东,关注自己企业的战略动向,行业格局,业绩情况,是个辛苦活。而对于大部分到股市里来就想快速挣钱实现财富自由的人,这个苦吃不下来。

最后老杜还想说,常识就是常识,这世界从来就没有简单又快速,还能背离常识的赚钱方法。我们只选择聚焦自己关心的点,关注企业这个客观的载体。至于,市场里的资金怎么考虑,想什么,准备怎么操盘,我想不明白,也不愿意去想(最怕想对了几次,就以为得道,而误入歧途)。

废话不少了,说说几个企业的年报和季报吧

(1)乳制品龙头。年报基本符合预期。季报的话,液奶由于去年春节高基数的原因有所下滑,很正常。但奶粉和冷饮都取得了30%+的增长,考虑到未来三个季度的低基数,今年实现企业给的125亿税前利润可期。目前十几倍的市盈率,处于近5年最低估值水平。对消费品龙头,我觉得安全边际是很好的。企业竞争的优势,在渠道的布局;企业的成长,在产品品类升级带动的毛利提升。逻辑很简单,剩下的交给时间。

(2)清香型白酒龙头。一季报数字看还是超预期的,收入增20.4%,利润29.9%,不过我个人感觉利润,应该是在费用端做了平滑处理。腰部的白酒,有绝对的大本营,且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品牌,也是很稀缺的。对这家公司,我就这一句总结,其他都是锦上添花。白酒该有的商业模式的优点,他大部分也具备,当然不要跟茅台比,没意义。最后,即使利润全年也就是市场预期的20%+附近,我觉得依然是优秀的。光瓶玻汾、青花20 继续放量,以及青花30升级,都是看点。库存不多,压货不严重。

(3)白酒一哥没啥好说的了吧。今后的产能增量基本都是直销量,也就是不提出厂价,也符合量价齐升的模型,起码近三年可以维持15%以上增速看得明明白白,长期竞争力看不到任何松动迹象。

(4)聚氨酯龙头,对比其它化工企业动辄一季报70%+的业绩下滑,真的是稳。同时说明聚氨酯业务的市占率已经具备了一定对抗周期的能力。现在是行业下风期,没办法。抓住下跌的机会慢慢布局,等就好了。周期股,确实是不能看到业绩再买,黄花菜都凉了。那么买入的逻辑是什么呢?长期看,产能和品类研发带来的增量, 远大于周期波动;同时,行业低景气周期,可以逆势扩张,收购同类项,加强竞争力,企业自己还是越来越好的,这就ok了。如果真的全球大萧条,所有行业都一样,担心这个没意义。除非远离股票市场。

在这个浮躁的时期,做好股东该做的本质工作选择好的企业,跟踪他们的发展,等待业绩的发酵和分红。我始终相常识,才是最有力量的武器。

注,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,与所在机构格雷资产无关。

标签:

最新新闻:

新闻放送
Top